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连连看 > 工作要闻
【法官论坛】如何提高庭审质量
  发布时间:2014-02-27 17:28:53 打印 字号: | |

 
图为天津二中院民四庭审判员包颖在法官论坛发言

如何提高庭审质量
 天津二中院民四庭审判员包颖

领导和同志们:
    大家好!我今天准备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是如何提高庭审质量。
    一、庭审前阅卷是提高庭审质量的重中之重
    我认为要很好的驾驭庭审,达到查明事实、解决争议的最终目的,最关键的就是准确的确定诉讼的争议焦点,当事人争议什么问题,需要通过诉讼要求法院解决什么问题,争议在法律上属于哪种法律关系是每个案件承办法官必须清楚明了掌握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庭前的阅卷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作为中院的法官,大多审理的是二审案件,那么阅读原审卷宗对于庭审中把握争议焦点很有必要,通过阅卷,你会清楚原告起诉要求是什么,依据哪些证据,被告答辩的理由是什么,又依据了哪些反驳证据。双方当事人各自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是否具备,原审法院庭审中的质证各方当事人的具体意见是什么,原审庭审中针对争议的问题是不是调查清楚了?原审判决的理由是否与各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紧密相关联?上诉人上诉的请求具体内容与其所提交的证据之间是否可以相互印证?这些问题必须在阅卷中完成,并依此理出清晰的二审审理思路,利于庭审中对于争议焦点的归纳和总结。
    二、注意把握庭审节奏
    法官开庭时一定要思路清晰,事实原审已经查明,双方已不存在争议的事实无须再花费时间再查,二审的待证事实有哪些,争议焦点是什么,辩论的主体是什么,要准确的引导,不能让当事人牵着鼻子走,远离诉争的焦点,但对于情绪激动的当事人,要耐心让其将话说完,态度平和、语气婉转,真正发挥庭审吸纳不满的功能,以避免法庭与当事人之间形成对峙的状态。
    三、灵活掌握庭审程序
    针对不同的案件和当事人,以实现庭审功能和目的为大前提,根据查明事实的需要,灵活掌握庭审内容,切忌开庭只为灌程序,僵硬的走过场。
    四、庭审中注意语言风格及语气
    1、法官审案实际是倾听各方意见的过程,要保持中立,谨言慎言,语气平稳不表露倾向性态度,不代表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陈述发表辩驳意见,相反要让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和主张通过论辩后得以充分显示。
    2、要根据当事人的庭审能力确认是否使用法言法语,当事人在年龄、法律意识、知识水平、觉悟程度、社会阅历等方面参差不同,法官审案所用语言应因案制宜,因人施教,面对庭审诉讼能力低下的当事人,杜绝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些法律术语要做出解释,让其能听明白法官的问话,比如,当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时,有的当事人对于“回避”一词不能理解,可以换做“你同意我们三个法官审理你的案件吗?”或者“我们三个法官审理你的案件你有意见吗?”又比如“争议焦点”,有的当事人甚至职业律师对啥是“争议焦点”不明白,此时,我们需要换种说法,比如:“你们这次打官司就是为了解决…….的问题,对吗?”或者:“这个房屋,你说是你的,他说是他的,你们就为了这到法院打官司,对吗?”等等。
    3、庭审中,常常会遇到不讲理、不通人情,不诚信如实陈述事实或你问东他答西的当事人,此时,法官要注意控制作为自然人的情感和情绪,切忌发火、不耐烦、不屑等不良情绪的表露,通过换种发问方式或引导对方当事人发表辩驳意见以及通过证据还原事实的方法,达到查明事实的目的。
    五、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善于主动学习案件涉及的专业知识。
    法官的职业除了需要熟悉法律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行业习惯作法、各种交易习惯、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医疗技术常识,医生职业规范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中桩基处理的常规作法,是桩基还是筏式基础,定额、材料造价信息、招投标的流程及相关文件、固定造价、总包、分包、设施费、文明施工费等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在案件审理中要注意学习和掌握,具备了这些专业知识,有利于法官分辨当事人的陈述是否准确和合理,也有利于法官很好的掌控庭审节奏和走向,避免当事人利用法官不懂专业知识和术语混淆视听,导致庭审偏离主线。
    六、仪表端庄,言行规范,理性睿智,遇突发事件处置得当也是庭审不可或缺的因素。
    开庭时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法官要具备应变能力,面对情绪失控的当事人要讲明情绪控制不好不利于其阐述自己的观点,即耽误了庭审时间又影响了其诉讼权利的形式;面对无礼闹访的当事人,提出严肃批评,语气坚定威严,面对其他突发状况,要及时与其他相关部门联系,共同防备恶性事件的发生。
    综上,庭审驾驭能力是每个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具有综合性、即时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法官庭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关系到法官的形象和公正性。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体会,欢迎指正。

编辑:曹家平
 

 

来源:
责任编辑:天津二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