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干警风采录 > 法院文化
也谈“执法如山”
  发布时间:2012-09-21 16:16:38 打印 字号: | |

执行庭  王庆利  

    “执法如山”是形容法官执行法律时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令行禁止,象山一样不可动摇的行为和操守,来源于唐代的一个典故。

  话说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十一月的一天,身为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女儿的太平公主在赴雍州游玩时,见到当地寺院里有一盘水磨,甚为喜欢,但未经寺院和尚同意,即吩咐随从准备强行运往京城,归为己有。寺院和尚迫于太平公主的权势,不敢当面阻拦,立即告到雍州司户李元紘那里。司户是比七品芝麻官还要小的小吏,但李元紘不畏权势,公正刚直,当即受理此案。经查,该水磨 确系寺院合法财产,太平公主无权霸占,随即将水磨判归寺院和尚。   

  可这一判决,却吓坏了李元紘的顶头上司雍州刺史窦怀贞,他一向趋附权贵,巴结犹恐不及,怎敢让自己的属下去冒犯开府置官,权倾朝野太平公主?他即刻命令李元紘将水磨改判给太平公主。但李元紘对这种恃强凌弱、媚上欺下的行径无比愤慨,二话不说,当即挥笔在原判决书的空白之处书写“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八个大字,坚决维持了原判,后世便将这秉公办案的八个字逐渐浓缩成了“执法如山”的成语。

  古往今来,能够“执法如山”的人和事数不胜数。 但延续至今,笔者却觉得时下的“执法如山”倒演变的颇有些“执法如山一样难”了。如执行难问题喊了很多年,始终没有彻底的解决办法,反制规避执行行为,人民法院也任重而道远。因为被执行人中的老赖们狡兔三窟,加上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和交通工具,他们可以腾、挪、藏、躲、移、转、拖、迁、逃、盾.....无所不用其极,使执行工作变得难上加难,难以像古时那样令行禁止,一步到位了,所以说当今执法真的变得有些“如山难”的意味了。

  但中国还有句古话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便是“赖山”有“高度、坡度、陡度、险度”之难,但终究高不过法理,大不过法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人天之法则。

  那么,如何让法山高耸,法相威严呢?时下,应以“三项重点工作”为重心,按照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来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研究各种化解矛盾纠纷的应对办法,趋利避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既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还要有“愚公移山”的坚定执著;既要有“开门见山”的坦率,还要有“调虎离山”的谋略;不仅要有“移山倒海”之势,还要有跨过“高山险阻”之力;一定要有见个“山高水低”的决心,最终才能达到“山清水秀”的目的。

  二中院执行庭在执行工作中就颇具这种精神和谋略,你有一千套逃避的招数,我有一千零一套破解的办法。在疑难、困难面前,总是冥思苦想,潜心研究,一心把“执行难”变成了真正的“执法如山”。前不久,一桩拖了八年的“骨头”案,硬是让他们“啃”了下来,个中艰难辛苦,一言难尽。

  笔者认为: 执法实践是一个“翻山越岭”的过程,只有坚定、坚韧、执著、巧妙地前行,才能不辱“司法为民”的使命。执行者的雄心、善心、耐心、细心、诚心、慧心、专心等等,心心合一才是穿越沉沉暗夜的灯盏、才是腾飞崇山峻岭的翅膀,才是塑造“执法如山”的基石!

  关山迢递,法理昭然。相信会有更多的执法实践者当以如山的气质和操守将如山的铁案执行到底,成就一座令人仰止的司法高山!

来源:
责任编辑:天津二中院